碩果飄香·豐涵海淀丨海淀李子:紫玉垂枝,酸甜馥郁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李子歷來承載著豐富的寓意,它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藏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美好期許。海淀種植李子的淵源,可追溯至清末民初。鄉愁里因夏日暑熱,摘一顆鮮李入口,能解渴消暑,又能增添甜趣。彼時的李子,果皮薄如蟬翼,果肉多汁【詳細】
2025-08-29
上海:從“有公園”到“好公園” 千園之城再出發
背靠外環的徐匯區西岸自然藝術公園,在滿目綠意中解鎖歷史性時刻,成為上海第1000座公園,見證城市生態建設的關鍵突破。昨天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申城各類公園已達1013座,首輪“千園之城”建設目標提前完成【詳細】
2025-08-29
北京:環球影城旁“不夜城”竣工
與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一路之隔,備受關注的國際商業娛樂綜合體“灣里”項目已進入開業倒計時。記者從施工方北京城建集團了解到,該項目已于近日通過竣工驗收。“灣里”項目由王府井WellTown、諾嵐酒店、汀云小鎮三部分組成,彼此之間有多個廊橋相連【詳細】
2025-08-28
城市公園有了哪些“新玩法”
城市公園,正上演著一場突破自我的“變身”。走進北京朝陽公園的“智慧步道”,激活AR尋寶的樂趣;步入上海徐匯濱江的“森林劇場”,邂逅莎翁的經典;靜坐廣東廣州二沙島“星空草坪”,感受露天音樂會的浪漫……【詳細】
2025-08-27
北京:文旅新場景從“出圈”到長紅
妙應寺白塔下,國潮音樂飄來;慶成宮外,咖啡香彌漫;鐘鼓樓內,精彩的數字光影秀開場……一處處文物古建,正以新姿態融入北京市民的生活。一處處文旅新場景在大街小巷出現,從“出圈”走向長紅,譜寫著和諧的樂章【詳細】
2025-08-26
云南李家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啟動
家山全方位反映了古滇國社會生活的面貌,既是云南多民族多元文化早期格局的真實寫照,又是中華文化從多元到一體形成過程的重要例證,對于研究探索西南邊疆歷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詳細】
2025-08-26
2025年北京延慶“花園城市”設計競賽火熱進行中
在延慶區內精心選取7個核心地塊作為設計載體,分別聚焦香水苑公園水系景觀、玉皇閣大街花園大道示范段、江水泉公園入口景觀、格蘭公園休閑景觀、百泉公園運動花園、夏都公園體驗花園、萬柳園野趣藝術巢的提升改造,旨在通過精準設計讓這些公共空間煥發新活力【詳細】
2025-08-25
“空中巴士”開上首鋼園高線公園
798·751園區與首鋼園這兩大工業遺存標桿合作,推出首鋼限定版藍色空中巴士。在首鋼園高線公園兜上一圈,就能與首鋼滑雪大跳臺、首鋼大橋、石景山功碑閣等潮流地標同框打卡,收獲別樣的游玩體驗【詳細】
2025-08-25
北京:新版公園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
《北京市公園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近日開始在首都之窗網站公開征求意見。相比2003年起實施的舊版條例,新版條例草案在不少細節上進行調整,以回應市民游客日常游園常遭遇的“新老問題”【詳細】
2025-08-25
北京:新發地“72間房”蝶變鄉創產業園
行走在“72間房”的街巷里,兩側的房屋紅磚紅瓦,間或一段白墻,再加上混凝土質地的鏤空墻體,老舊的平房一下子就時尚了起來。這里原來是新發地村西南部的陳留村民小組的平房區【詳細】
2025-08-22
湖南烈士公園面向全國征集形象標識
21日,湖南烈士公園管理處正式啟動形象標識全國征集活動,誠邀社會各界用創意筆觸勾勒這座紅色地標與城市綠肺的獨特風貌。投稿截止時間為2025年10月30日【詳細】
2025-08-22
上海發布加強公園綠地開放管理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明確,有條件的公園對帳篷、天幕搭設進行分區劃定,設置明顯標識。不具備天幕搭設條件的,公園管理單位需明確告示,并做好宣傳引導。加強對游客使用地釘、風繩的安全檢查,避免安全隱患。同時,科學核定帳篷區最大承載量【詳細】
2025-08-21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安徽段)建設保護成果發布
近年來,安徽省扎實推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安徽段)建設,編制出臺《安徽長江文化旅游發展帶發展規劃》,加快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安徽段)建設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科學設定“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四類主體功能區【詳細】
2025-08-21
《中國國家公園發展報告》發布
第三屆國家公園論壇8月19日在四川成都開幕。論壇以“守護自然瑰寶 共繪和合之美”為主題,在開幕式上發布了《中國國家公園發展報告》《國家公園監測體系建設方案》等重要成果【詳細】
2025-08-20
專家:國家公園建設如何做到全民公益性?
“全民公益性”是國家公園建設的三大理念之一。如何在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更好地體現全民共享?19日,在四川成都舉行的第三屆國家公園論壇上,多名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進行了探討【詳細】
2025-08-20
中國科技館以科技為媒解碼園林文化密碼
不同的瓦片排列方式會對屋頂排水效率產生哪些影響?如何以鋁箔和綠豆模擬“雨打芭蕉”的聲景?我們又將如何實現自然與社會的和諧共生?……中國科技館與中國園林博物館近日聯合舉辦“愛上科技館——園藝科技π”主題夏令營活動,為青少年搭建一個【詳細】
2025-08-20
城市設計得越好,人們步行得越多
人們每天多走的那些路,不但是因為自己意志力爆棚,還有所住城市的“推波助瀾”?聽起來有點玄,但《自然》雜志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真的支持這個觀點——城市設計得越適合走路,人們就走得越多【詳細】
2025-08-19
北京市屬公園暑期紅色游持續升溫
香山革命紀念地舊址、陶然亭公園慈悲庵、中山公園來今雨軒等北京市屬公園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持續打造定制化暑期服務與沉浸式“課堂”體驗,讓革命薪火代代傳承,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書寫生動注腳【詳細】
2025-08-19
第三屆國家公園論壇8月18日在成都啟幕
本屆論壇將以“守護自然瑰寶、共繪和合之美”為主題,重點展示國家公園建設管理的最新理論和實踐成果。本屆論壇活動設置豐富多元,將通過搭建互學互鑒的高端對話平臺,系統闡述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國家公園治理全球理念與最佳實踐【詳細】
2025-08-18